心似琉璃

发布日期: 2012-08-09

心似琉璃

   当黑色流动的夜,在时序中又一次的袭来时,我拧亮台灯,让小小的光影,把一切浮华和市声都关在了窗外。今夜,我住了在自己的心里,独享静谧。这一刻,唯有当下的喜欢,唯有爱悦着自己。
  好久不曾这样了:安然地听着音乐,闲散地翻着几页书。而我所要读的书、所要听的音乐,是有所选择和挑剔的,只因为,阅读与欣赏是一件很个人的事情,字字句句都要由自己的心灵去默默感应。它们至少要像我在喜爱的画幅面前,能让自己变得非常的安静和从容,让内心渐渐生出一种自足与柔情。
  今夜的阅读只是闲闲地看上几页而已,不似以往的苦读。往日里的读书,总觉得它不仅能使自己暂时陷入一种对无聊与困厄生活的遗忘之中,更重要的是它将带来一种希望,提供一种摆脱恶劣境遇的可能性。一种求存的资本。而此刻的闲散只觉得生命纯粹极了,只觉得这种平和与安静很昂贵。因为纷扰的世相中,许久都没能静下心来,独自沉浸在生命里这种恒久香醇的滋味中了。我是用了很大的力气,才得以让自己处在一种极度的放松状态中,如此静谧中竟然生出这样一个感念来:觉得世间所有纷纷扰扰的一切都抵不过这一刻内心的宁静。
  看了几页胡兰成写的《民国女子》,自然是关于张爱玲的。里面说到:爱玲是陌上游春赏花,亦不落情缘的一个人。像《陌上桑》里的秦罗敷,《羽林郎》里的胡姬,不论对方怎样的动人,她亦只是好意,而不用情。又说:连对于好的东西,爱玲亦不沾身。看到这样的句子,忽然有一种久违的欣喜。好一个不用情的陌上游春赏花,亦不落情缘的张爱玲,竟然可以如此洒脱的置任何世间空洞的情义于不顾,只是那么自然而真切的活在自己的内心世界里。
  说到张爱玲,很自然的就想起曾痴迷许久的这样一句佛语:“愿此生得菩提,心似琉璃。”如此的喜爱着一种琉璃之心,也许只缘于生命里那种琉璃一样的最为自然的本色而已。
  前些天,偶遇一个多年前曾经热衷于情感话题的朋友,竟然对我讲起了禅。她说:其实呀,禅,是一种自我的净化。所谓触目皆菩提,也不过在于自己的心境而已。她还说:如今,我做事情,只出于性情,愉悦自己。如今,我已无力为谁执着,不需要别人对我谈感情。我不知道曾经那么热衷于情感话题的一个人,生命中有着一种怎样痛楚的经历,才得以让那热衷的一切,一步步的在心中都远了,淡了,都漠然无介于心了。而她心中的那个沟壑,该要用怎样的一种时间长度去填平。
  曾经的风风火火的那个她,现在的日子过得似乎从容有序多了。我后来去过她新居,让我惊讶的是,那么干净的一个家,盥洗室里却常常堆着一些要洗的衣物。她用这样的一个理由消解我的惊讶:沐浴其实也是一种等待清洁的过程,现在换下来的衣服却不一定马上就洗,只是要有洗衣服的心情。不喜欢赶着,那样会叫人心慌。而说着这样的话时她却忙着放上一些流行音乐。的确,在所有的艺术门类里,音乐是最不可言说的,那样的一首歌很符合着她的性格与品位,因为在那种音乐里,能让她有着一份追求个性的舒展。一个人庄重一点、矜持一点,反倒觉得她的可贵。
  这就让我想起了时间的意义来,有时,时间的意义真是太过重大了,也许,禅的那种砺炼、修养的过程,便是她的宁静来自于内心的过程。的确,禅是一枝花,只要开在了每个人的心头,便意绝玄机,纤尘何立了。
  这也让我想起曾经在南中国的一个城市里的一场画展,许多年前熙熙攘攘的展厅里,那个在离人群几米的地方沉静温柔的伫立着的年轻女画家。另类、随意却又不乏时尚的衣着里,也另有一番布尔乔亚味——那种高雅里有着先天的优裕,但又透着不因优裕而慵懒闲适一种美。只看一眼,便能感觉到她内心的精细与雅致。只是,我不知道她在一场不露声色的灵魂的展示之后,怎样的在人群里微笑着寻找回应的表情,怎样的等待着一个灵魂可以与之对答的人。那一脸的静美中,仿佛一种月光里的朦胧,有着唐诗宋词里的无限意境。那份疏离中,昭然写就着她懂得如何珍惜成就感,而有时活得像不像一个人就来自于成就感。面对眼前的画幅和身边不远处那个作画的女子,我不禁在内心里惊叹:要具有何等的才情,才能在那一瞬间捕捉到人世间最短暂而又最飘忽的神情。而眼前如此年轻的一个生命又有着一种怎样的丰饶与美丽。
  时空的变幻中,伊人独步里,那个离人群几米的地方伫立的那个作画的女子,总是超越了时间的界限,不期然地就走进我的思绪中,仿佛那种知性的美,只能让人用无限的想像去填充。忽然想起不知在哪里读到过这样的诗句:
  我知道
  凡是美丽的
  总不肯 也
  不会
  为谁停留
  那种浮华世间深透骨髓之美,很容易让我想到相关的词语:心似琉璃,遗世独立。(夏宇红)


日期:2012-08-09 15:05:56
来源:华中电网有限公司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