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印章

发布日期: 2012-09-17

  在旅游大巴车上,当看到一群圆顶尖塔的阿拉伯式建筑上浮出几座立面呈三角形的庞然之物,就知道我与金字塔只有一街之隔了。一激动,心率不由得加快。还没等我把心里预备的包装打开,金字塔就已赤裸地立在面前:三座身高与现代城市四、五十层楼宇相当的石灰岩石垒成的石塔经岁月的浸染,与周围的沙漠成一色;规整的四棱锥体,使它显得老成而古板。也许是太过苍老的年龄,也许是经历了四千七百年的苦难,它已平常得像家门前随意的石山。等在嘴边的一连串诸如惊羡、震撼等词汇像退了膛的枪子全成了哑弹。
  待静下心来,慢慢阅读这本发黄的史书,收获竟在不经意间:长天厚土大风起处,听人声细如流沙;烟波浩荡巨塔脚下,见人影小若蚁群。似这般褪尽了尘世的浮华,才有了如此大拙若美的平实,似这般看惯了云雨翻覆,才有了如此祸福不移的淡定。
  埃及的冬季,早上的阳光温而不燥,尼罗河送来的风,吹面不寒。金字塔顶有一层薄雾在游走,几峰骆驼和驼背上的阿拉伯头巾在塔下闪过。恍惚间,似有头顶陶罐,纱裙曳地的楼兰少女在城堡间惊鸿一现;又似有空谷击磬般的印第安古乐在黄沙中冉冉升起……顿觉得,天远地迥,人类文明越过时间的牵手相通;山重水复,地域文化跨出疆界的比肩相融。
  太阳还是那个太阳,尼罗河水重复着同一首老歌。埃及北面吉萨高原上的金字塔严肃而倔犟地站在阳光下、河岸边,一站就是近五千年。且不说他怀里揣着的令人好奇难耐的众多奥秘和它腹里装着的吊人胃口的离奇故事,就是看上一眼他额头上化石般的疮痍和千年不倒的身躯,便足以使他在地球村里称旅长、称老大,便足以让地球上的所有人顶礼膜拜,敬仰不已。
  无论你是富还是贫,无论你是贵还是贱,在这里所有的财富都兑换不成现实,所有的显赫都拿不上台面,因为他是无价的历史,因为他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高地。
  身边有导游在背诵解说词:金字塔是地球上最庞大的石头建筑,是四千多年前的古埃及人修建的法老的陵墓。最大的胡夫金字塔由三百万块石灰岩石垒成,平均每块石头有近三吨重,而石头与石头间却没有采用任何的粘合剂。……光一座胡夫金字塔在当时就需动用十万工匠建造二十年。这样的工程就是放在今天,采用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也会面临一大堆的难题……
  这是历史交给考古学家们的时间最远、最难解答的谜面。在这个谜面里当然也包含了吉萨沙漠上与金字塔一样充满悬念的“斯芬克斯”(狮身人面像)。据考古学家论证,“斯芬克斯”是古埃及第四王朝法老哈夫拉下令修建的,其脸型仿照他本人而雕刻。有人说它甚至比金字塔建造的年代还要早很多。它的整个狮身和人头都像是被大水冲刷过的残缺和斑驳,在破损的眼眶里却唯独留下了一双灵异的眼眸。从一个侧面仰望“斯芬克斯”的眼睛,你会惊异,五千年的风雨,竟熄灭不了一个深情的凝望和高傲的注视。盈盈的眼波是对故国的眷恋,深邃的远眺是对文明的神往。十八世纪末期,当法国军队的铁蹄踏上这块土地时,可能正是这双连时间都惧怕的眼神,让不可一世的拿破仑感到很不舒服,下令用炮轰塌了他傲气的鼻子和儒雅的胡须。然而,强权和利刃可以斩断身躯和筋骨,千年的风霜却使人文与情怀愈浓。
  因为无法解谜,后来的人们赋予了金字塔种种的猜想:有人说他是先于人类的外星球文明在地球上建筑的基地,有人说他是人类前一次高度文明留下的遗迹,并且还开出了一大堆的数学、天文的数据及符号加以说明。比如,塔的边长经运算与圆周率的巧合,比如,塔高的倍数与地球到太阳距离的偶同……社会的发展让人类的大脑不仅更加富于想象,而且更热衷于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文明的发展哪是简单的数字叠加,精神展开的羽翼岂能用有型的尺度去丈量。其实,金字塔就是古埃及人依靠现代人不愿意或不敢相信的智慧和力量建造的法老的灵寝。如果人类在公元前1000年的玛雅文明时期能建造出酷似金字塔的君主陵墓;如果墨西哥人能在公元前1世纪修建出作为祭神殿的太阳、月亮金字塔,那么,古埃及人建造金字塔安葬他们高贵的帝王和王后便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
  如果展开想象,我更愿意相信,埃及吉萨金字塔群是历史留在人类星球上的文明的印章。如果哪一天能力所及,这些硕大的印章被开启,我们终将会明白:时间是以怎样的公允证明着那些掠过苍穹的星辰般的文明。(梁 奕)

 


日期:2012-09-17 11:42:34
来源:华中电网有限公司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