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莲

发布日期: 2012-10-18

  在这样一个月夜之下听秋声,虽说少了一份山遥水远的怀想,却多了一份置身其中的喟叹。秋之荷塘,通常不若人们眼中的夏日莲荷之美:满池风荷、莲花初绽、莲叶正好的一派蔚然。那种繁盛的美,仿佛一池清香逼人的莲,都以伸展开来的态势拥抱着整个炎炎的夏日。
  年少的时光,我也常留连于乡间的夏日荷塘,然而,随着年岁的渐增,骨子里对太过繁盛的东西,渐渐就有了一种索然,而心头,对那种婉约内敛的景致,却日渐的生出一种别样的情愫来。
  眼下,秋之荷塘的韵致,很是符合着我此时的心境。高远的秋,一城山色半城湖中,迷蒙的水雾罩住了整个荷塘。荷花已难觅踪影,荷叶也不再碧翠,只有莲蓬生长在荷塘的深处,秋之荷塘是让人略感萧瑟的。然而,这秋的萧瑟,较之残冬的景致,也是让世人有着些许的安慰的。若是日子再往后推些,时序滑进了季节的更深处,便只留得残荷听雨声了。
  可是,在我看来,冬日的残荷,更适于用来入诗入画的了。私下里总认为,残荷入画,有一种上品出寒门的意韵相通。
  看过许多的画荷之作,尤喜八大笔下扫出的墨荷,那瘦而硬的荷梗撑起一种高贵而孤傲的大气,的确有着一种独抒性灵震古烁今的境界之美。仿佛让人感到:那从三百年前的深山古寺中走出的,穿越时空的性灵之作,在今日的细细端详中,读来便觉禅味深浓。那样的一幅墨荷,可以视作为身世命运使然的八大山人,在书画这一笔墨天地里,安顿自己灵魂的精神出口。
  究其实,莲,不管是在西方还是在东方的精神领域里,同样的都是有着特殊寓意的。
  就西方印象派画家莫奈笔下的组画作品《睡莲》来说,那小小的圆叶,贴浮在水面上,花也贴水盛开,那种卧水而生的出尘之美,初见之,心间便有了一种久违的欣喜。渐而,也就不难让人理解,睡莲,这种神圣之花,在西方,历代的王朝加冕仪式里,抑或在民间的雕刻艺术与壁画中,均以之作为供品或装饰品的重要意义了。
  在东方,莲荷,又有着怎样的寓意呢?传说中,释迦牟尼佛出生时就会走路,而且步步脚下生莲花。因而,莲花在印度教中,是象征着神圣与不灭的。同样的,在中国的佛教中,佛家也以莲花为象征物,概因莲荷由藕生,藕空心而生莲,人空心而生佛,所以莲作为佛家的象征,符合着佛法的心空。
  也常常看到禅语里所说的:如莲的喜悦,那种喜悦大概也就生在了平常心与自然心里吧。说到如莲的喜悦,我想起了有一年庐山脚下莲花洞的笔会,五月的天空下,目光初接触到两朵通体洁白的莲花,悄然地躲在了四边的叶子之间,空灵地开在了水中央的那一刻,便觉如此灵性的生命,真切地带给人一种出尘的味道。那两朵从异域空运而来的白莲,让整个五月的天气里,都有了一种穿越时空的静美溢满了心间。
  接下来的有段日子,很是投入地听着许巍的《蓝莲花》,循环往复地播放在自己的休闲时刻里,一遍又一遍,忘我地沉在了其中。以致后来,梦境里也回旋着它熟悉的曲调,迷迷蒙蒙的梦里,感觉到自己很是努力地调集着有关音乐之外的种种想像,可是怎么也难以得见“清如蓝莲”是怎样动人的一种出世状态,只好一任蓝莲花——这种传说中的自由生长的美丽没有拘束的灵性花朵,一次次开满了梦的心房。
  尘世的凉薄中,好久不曾触摸琴弦了,庸常的时日,渐渐地让人冷却了那份“欲取鸣琴弹”的心境。幸而,因了梦境,靠近了琴弦。飘飘缈缈中,诸种形态的莲,让我想起了许多年前读过的一首小诗:
  众荷喧哗
  而你是离我最近最温婉的一朵
  你是喧哗的河池中
  一朵最最安静的
  如你独立众荷中的寂寂。(夏宇红)

 


日期:2012-10-18 10:21:59
来源:华中电网有限公司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