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老家

发布日期: 2012-10-18

乡下老家

 

  在城里安家越久,母亲就越是怀念乡下的老家。
  乡下的家真的很老了,老到还是土坯房。
  其实也曾有一度,看着条件一日好似一日的街坊四邻都扒了旧房盖新房,父亲想将房子翻新,盖成红砖房,只是拗不过母亲,才只好作罢。
  母亲喜欢土坯房,不止因为土坯房冬暖夏凉,更重要的是,那一个个土坯都是她和父亲用麦秸和稻草铡辛辛苦苦切成的。那时候,母亲白天要下地干农活,父亲要上班,他们只能在劳作了整整一天之后,再打起精神,就着月光一个一个砌土坯。因为切身体验着苦和累,父亲总是心怀愧疚,尽可能让瘦弱的母亲多歇会儿,而母亲亦十分心疼挥汗如雨的父亲,总是“不听话”地卷起裤管,干那些被父亲称之为“男人的活计”的活儿。
母亲说,留着那房子,只是想留住年轻时的回忆。成年后我才明白,母亲想留住的,不止是回忆,还有他们年轻的爱情。
  不管是因为怀念,还是因为爱,母亲时不时总要回去一趟,每次回去,必要费大半天将屋里屋外收拾得干干净净,而收拾干净之后,坐不了多久,便需回城了。我们笑母亲干无用活,住不了多久,何必耗费体力?母亲亦不反驳,只是一如既往地做着那些无用活。被我们说得多了,母亲便回一句:“那也是家啊!”
  那时我才明白,虽在城里定居几十年,但在母亲心里,乡下老家才是她真正的家。
  老家门前有两棵梧桐树,是我年幼时父亲种下的,现在我伸开双臂都抱不住了。母亲喜欢坐在梧桐树下做针线活,纳鞋底、缝纽扣、补衣洞、织毛衣……母亲的针线活在十里八乡是出了名的,只要母亲在,总有三三两两的女子聚过来讨教,惹得原来清静的梧桐树下顿时热闹起来。
  老家的院子极宽畅,在我还小的时候,院子的一角母亲用竹竿围起来,在里面喂了十几只鸡。也正是这些鸡,让一向说到做到的母亲一次又一次食言。因为每次买来小鸡的时候都说的好好的,等它们一个个都老了,就杀了炖着吃,过一下肉瘾,可每次要动刀的时候,母亲就后悔了,最终卖给了精明的收鸡人。
  小的时候,我不理解,长大后我总算明白,在那些喂养的日子里,善良的母亲与鸡之间已产生了深厚的感情,虽明知那些收鸡人亦会将它们变成别人的口中食,但只要不见,心里总归舒服点。
  如今,院子的鸡圈早没了,蔬菜园也早没了,取而代之的,是枣树、樱桃树、石榴树和葡萄树,它们就像小时候的我盼着父亲下班回来一样,守在老家的院子里,等着盼着母亲。(崔红玲)


 


日期:2012-10-18 10:26:41
来源:华中电网有限公司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