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交说赠茶

发布日期: 2012-11-30

  仕途坎坷,宦海沉浮的白居易从“或吟诗一章,或饮茶一瓯”中修练出达观超脱、乐天知命的境界,从而悟出“贫贱亦有乐,乐在身自由”的生存哲理,也由之更爱茶。当他被贬江州,在病中收到友人忠州刺史李宣寄来的新茶时,他欣喜地写下《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故情周匝向交亲,新茗分张及病身。红纸一封书后信,绿芽十片火前春。……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
而在他生活最闲适惬意的杭州任期,他于独自享受品茗、读书之乐后,更进而欲以好诗好茶分享给好友:“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北宋大诗人、江西诗派开山鼻祖黄庭坚自幼酷爱故园双井茶,曾自称“分宁一茶客”。在他大力推重下,茶质优异的双井遂在仁宗哲宗年间大为风行。元?初因“乌台诗案”被贬多年的苏东坡遇赦返回京城,黄遂赠茶赋诗与苏,其末曰“我家江南摘云腴,落?霏霏雪不如。为君唤起黄州梦,独载扁舟向五湖。” 致意苏学士远避党争,以达到苏在贬谪黄州团练副使时作《 临江仙 》词中“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旷达生涯。苏得赠后即深切领会了既是门生又是挚友的黄庭坚情意,作答谢诗回复“明年我欲东南去,画舫何妨宿太湖”。
  而因了附庸嗜茶品茶这份风雅的不才如我者,知交故友们,亦屡有馈赠。
  挚友细毛,乃1970年他家下放到我所在变电站近旁社队时结识的患难之交,几十年间未断交往。后来他凭借努力自学和奋斗,成为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水工研究所高工。他于鄂西恩施勘察设计归来,就惠我一封“恩施玉露” 。“恩施玉露”乃绿茶中珍品,且为当今绿茶制作中杀青方法里惟一保留“蒸青”的品种。我在品尝时便感觉到一份格外的清芬,每每在冲泡后总是端起茶杯深深闻吸随氤氲白气升腾的清香,回想我们曾在偏远湖乡一起度过的那段虽然艰苦,却充满与命运抗争之勇敢与放达的“穷快活”日子,并为我们都成为胜利者而心生得意,对茶的品咂也就融入了对人生品咂隽永悠长的意蕴中。
  单位从事纪检监察的一中层干部,书香门第,正直勤勉且好学,好品茶且对绿茶情有独钟。间有佳茗赠我,我亦偶有回馈。她总说只有绿茶最本真清纯,故只饮此款。我想这也许是“佳茗似佳人”的契合。我们交往没有丝毫的功利色彩,如同她越瓯里冲泡出的安吉白茶清泠得透明。心性相通就在于从茶道悟颖到世道,从澄明体味到虚心。相互的馈赠止于一小盒,一小听间,颇合了美国人送礼不超过几几美元之“廉政”。止于礼,明于心,是志同道合者那种高山流水的相知相悦。
  故在去年暮春受馈后我写下一首七律《感 S·S·君赠茶—— S 君邀品佳茗,并惠赐名茶,感而作》回赠:
  雅舍晴光揽暮春,
  一帘杨柳正依人。
  八分水色珍珠细,
  三落茶芽琥珀醇。
  再酌冰瓯翻素手,
  新添竹炭扇红茵。
  感君阳羡清心意,
  犹记出尘不弃尘。
  发到网上后,读懂了诗的网友对结句联颇为称道。
  知交三十余年的诗友宋才逢,每过他处闲谈,必以好茶待我,且每每受他安溪铁观音,普洱饼等之赠时,他还总伴以谦词“我不懂茶,品不出味,只有送你不冤枉。” 每回都让我诚惶诚恐,真怕没品出名茶的妙处而辜负人又辜负茶。而当我觉着有值得品饮的茶叶告他时,他则往往推让。我只得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将茶拎过去。他当然不至将茶叶丢出屋外而被强行“笑纳”。
  多年来,一干好茶爱茶的朋友一旦知哪家茶庄到了好茶,便会呼朋引类去品茶买茶,相互间馈赠“尝新”也就自然而然。每沏这样的茶,从煎水到冲泡,到慢品细咂都有一股恬静的、清新的惬意感流淌在全过程,过程里的自己就体悟了那种缥缥缈缈的清虚无为。(程 政)
 


日期:2012-11-30 09:36:37
来源:华中电网有限公司

相关链接